产品
采购
企业
记者2月6日从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获悉,去年,重庆市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到3260.2亿元,同比增长67.9%,结算量居中西部第一位,跨境人民币业务助力重庆稳外贸取得明显成效。据悉,去年,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会同重庆市商务委、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印发《关于支持涉外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的通知》,引导企业在外贸进出口中积极采用人民币结算,规避汇率风险。同时,重庆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开发了跨境人民币“一码通”线上服务平台,全市45家支持办理相关业务的银行全部加入,市场主体扫码即可获取跨境人民币业务最新政策、相关产品与银行境内外办理网点信息及联系方式、典型案例等,由此打通了跨境人民币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去年,全市148家跨境人民币业务重点联系企业办理的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金额达1715.6亿元,同比增长55.5%。为让跨境人民币政策红利惠及更多企业,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还在全市组织开展了跨境人民币“首办户”专项行动,建立了跨境人民币“首办户”名单库,推动银行网点加强对客户首次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辅导,帮助更多企业将人民币结算作为汇率避险的重要工具。据统计,去年,全市129家跨境人民币“首办户”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结算金额共计达8.3亿元。得益于一系列举措,去年,重庆市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在同期同口径本外币跨境收付金额中的占比达到28.5%,较2021年提升了12.3个百分点;跨境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达2482.1亿元,同比增长124.6%。
2023-02-08 09:10:12 阅读量:0
记者2月7日从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下称重庆外汇管理部)获悉,近日,重庆巴洲文化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巴洲文旅集团)成功发行4.28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并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该笔外债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4.3%,是2023年全国首单中资实体企业离岸人民币债券。离岸人民币债券(下称离岸债)是指在中国大陆以外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巴洲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境外发行离岸债不仅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还能增强企业知名度,可谓一举两得。重庆外汇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以来,重庆立足市场“急难愁盼”问题,用好用活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帮助更多企业拓展境外融资渠道,为支持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此次巴洲文旅集团成功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仅仅是重庆助力企业拓展境外融资渠道的一个缩影。如2021年,重庆在全国首批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2022年,此项试点进一步升级扩容,重庆地区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均可在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截至2023年1月末,此项试点已支持25家重庆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获得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超6000万美元。2022年以来,重庆还积极推广一次性外债登记管理改革试点。参与试点企业可在核定的额度内自行借入境外资金,不再需要办理外债逐笔签约登记,大幅降低了企业“跑路”成本。重庆结合地域特点,将存在“频次高、流程繁、路程远”等业务办理痛点的三类企业作为试点重点对象,推进改革政策覆盖笔电、汽摩、医药化工等中大型制造业企业、小额规律借债企业、业务办理“脚底成本”较高的区县企业。据统计,截至目前,该部已支持45家企业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金额合计达159亿美元。接下来,重庆外汇管理部将深化与政府部门及银行业的合作,加大力度支持企业跨境融资。同时,不断优化日常业务办理和对外服务,更好地利用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帮助企业境外融资,切实提升跨境融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023-02-08 09:07:36 阅读量:0
2月1日,记者在县工业园区乌杨新区、水坪组团看到,大多数入驻企业已全员返岗,满负荷生产。农历每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是传统意义上的过年时间,但在县工业园区,超八成企业已有序复工复产。在位于乌杨新区的重庆橘都三品包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十名工人轻踩电车,缝制高端集装袋、拉筋袋。在县工业园区水坪组团,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忠县南泰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流水线上的工人分工合作,有序组装各类电子元件。园区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近期接到订单较多,在原有员工已全部返岗基础上,企业正在招聘、培训新员工,以尽可能满足生产需要。“受疫情影响,企业前几年的经济效益不佳。现在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将损失补回来。”县工业园区一家入驻企业负责人杜先生表示。
2023-02-07 09:20:14 阅读量:0